设备的维护、维修虽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本厂ZYH670A折页机本来已到了报废的年限,但通过维护修理现在仍能正常使用,处理措施如下:
(1)拆卸所有折辊加工磨圆,使其在调整间隙时达到要求。
(2)检查、调整折页辊转动齿轮间隙,检查轴承有无损坏。
(3)检查各连接部件的键、销有无松动和损坏,并更换损坏零件。
(4)对全机做系统的维修后要清洗油路、气路,更换润滑油等。
经修理后,设备寿命可延长3~5年。而当时如果用设备以旧换新需要人民币约1.5万元,而本厂只花2000多元就将机器的精度和各项功能全部恢复。
又如本厂1998年购买的BBY40/5型圆盘包本机,使用到2002年,各部件磨损严重,包书达不到质量要求。于是对所有松动的键、销重新加工,重新更换磨损的铜套,对松动的齿轮重新调整。从拆卸、加工零部件到重新安装使用,总共花费不到2000元人民币,节省了大量的经费。
做好技术人才的培训
近几年装订工序逐步走机械化、自动化。据笔者了解,全国各大中院校还没有专门设置装订机械专业,员工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积累经验。因此,在引进装订设备的同时必须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维护所要求的相关技术理论;另一方面是针对设备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具体器件功能及检测维护的技术培训。另外,还应特别重视技术人员在机器实际安装及运行的现场培训,最好要求设备供应商能够对本厂的技术和维修人员进行两次现场培训,对该设备如何维护保养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做详细的讲解。
重视经验积累和相互交流
机器出现故障而停机时,维修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故障的发生部位及类型(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查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源,进而更换相应的故障元器件,排除故障。因此,维修人员必须了解设备各部分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原理、控制器件模块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通过实际的维修工作经验,熟练地掌握各种故障现象的判断及检测方法。同时,维修人员应多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其整体技术水平。
建立设备档案
设备从签订购买合同起,就要着手建立设备档案,将购买合同、技术资料、机器使用说明书、验收单和相关图纸收入档案中。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随时将设备出现的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办法以及平时保养过程中所发现的故障隐患等都详细地记录到设备档案中,这样对设备的状态就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判定故障产生的周期及出现的类型,及早准备好备件。还应建立备件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及时增补,确保修理用备件能及时供给。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装订设备也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以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厂部→设备科→装订车间→机台班组四级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2)制定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3)制定设备三级保养制,使其具可操作性。
(4)加强设备保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教育,使操作人员真正理解,并能在具体保养时做到“三好”、“四会”。
(5)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清洁保养细则、润滑管理制度等,使清洁和润滑工作做到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
(6)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完好率考核办法,并与奖惩挂钩。
(7)成立设备现场管理小组,实现对车间设备的定期检查、评比,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制度的落实。